首页 > 政府公文 > 民政部

回望2019·陕西篇:在新征程上奋力奔跑追赶超越
作者:佚名 来源:民政部 2019-12-26 10:37:57

文件名称:回望2019·陕西篇:在新征程上奋力奔跑追赶超越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在新征程上奋力奔跑追赶超越

2019年,陕西省民政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根本动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重要契机,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民政基层基础,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推动全省民政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年累计下拨中央、省级民政事业经费95.05亿元,实施民政项目2732个,惠及全省870多万民政服务对象,有力服务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聚焦脱贫攻坚

筑牢民生保障“最后一道防线”

以织密农村低保兜底、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救急解难、残疾人社会福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六张兜底保障网”,实施加强贫困地区农村自治组织建设、动员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汇聚公益慈善和社会工作人才力量、强化民政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四项助推脱贫攻坚行动”为抓手,将兜底保障各项政策进行整合,打出政策“组合拳”,确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修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规定程序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实施“渐退帮扶”“分类施保”政策。2019年以来,累计下拨中央、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68亿元(其中,安排深度贫困地区补助资金15亿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47.15万户107.86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1.99万户22.29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5.16万户85.57万人;保障未脱贫建档立卡低保对象14.06万户34.65万人,未脱贫建档立卡特困人员10.26万人,占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总人数的58.8%。从2019年10月1日起,将农村低保最低限定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3990元提高到4310元,持续稳定高于扶贫标准。

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推动全省1312个乡镇(街办)全部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实现乡镇(街道)直接审批,将所有遭遇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基本生活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个人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累计发放资金4.15亿元,实施临时救助45.7万人次。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安排资金1.08亿元,按照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向全省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发放3个月价格临时补贴。安排资金3.91亿元,向全省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发放取暖补贴,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关爱保护体系。通过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方式,将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全省已建成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454所,3.3万名城乡特困人员实现集中供养。落实了全省9.5万名分散供养城乡特困人员的照料护理及监管责任。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动员232家省级社会组织组建12个扶贫合力团,采取“多对一”的方式,助力11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亿元。引导8058家社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42.26亿元,帮扶困难群众53万余户。动员各级慈善组织募集慈善款物5.63亿元,面向困难群众开展精准帮扶。全省260万名注册志愿者和1.62万名专业社工常年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帮扶、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救助服务。

聚焦特殊群体

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创新开展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细则》,将儿童福利政策普惠到成年孤儿,帮助940名孤儿圆了大学梦。全面建立县有儿童审管员、乡有儿童督导员、村有儿童主任的未成年人“三级保护网络”,下拨中央、省级资金2.6亿元,全省14.02万农村留守儿童、16.44万困境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福利机构供养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000元、800元,提高到1400元、1000元。

扎实开展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实现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开展村干部和留守老年人“一帮一”互助关爱活动,定期探望留守老年人,做好留守老年人关爱帮扶工作。全省48.6万名农村留守老年人全部建立信息台账,并纳入关爱服务体系。

推动残疾人社会福利工作健康发展。明确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对象标准,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9亿元,惠及全省96.3万重度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实施“民康计划”和“福康工程”,免费为全省城乡困难残疾人安装假肢、矫形器等各类康复辅具。下拨中央、省级福彩公益金930万元,资助建设11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项目,补齐精神卫生康复体系短板,有效预防精神障碍患者致残致贫,促进患者家庭减轻负担、精准脱贫。

着力开展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充分发挥救助管理工作兜底线、救急难作用,及时救助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截至目前,共救助各类求助人员43592人次,其中,在站救助39413人次,站外救助4179人次。

聚焦群众关切

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

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密集推出建设“15分钟城市养老圈”、“时间银行”助老服务、“智慧养老”、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20多项措施。围绕破解城市养老问题,突出抓好社区养老等养老服务扶持政策落实,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养老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40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累计达到10132个,覆盖60%的行政村,全省674万老年人基本实现“老有所养”。

基层治理体制不断创新。持续整治“村霸”,强化督查督导,严把换届选举政策关、法律关、标准关,全省17017个村委会如期完成换届选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83%。以“四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社区志愿者)示范县(区)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208个。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73亿元。其中,支持建设了146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城镇社区服务站632个。眉县、潼关县、西乡县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县”。

大力推行困难群众殡葬救助。殡葬救助是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财政每年列支1097万元,对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流浪乞讨人员、无名尸体及其他需要救助的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给予每人1000元殡葬补助,这一惠民政策已覆盖全部困难群众。同时,对群众关心的“豪华墓”“天价墓”“活人墓”等殡葬领域乱象进行集中整治,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问题。

扎实推进民政福利园区建设。对规模小、分布散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整合,统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流浪救助等服务功能于一体,建设民政福利园区,打造民政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开展集中管理和服务。目前,全省有48个县(区)已建民政福利园区,固定资产达168.6亿元,从业服务人员43.2万人。

深入推进区划地名界线管理。2019年,子长县撤县设市,全省县级市从3个增加到6个,有效缓解全省县级市数量少且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优化全省小城市布局。按时完成8条省界、18条市界、184条县界联检工作。历时四年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共普查地名近40万条。在全省开展地名清理整顿工作,清理各类不规范地名130个,进一步提高地名命名规范化水平。

在抓好民政重点工作的同时,陕西省民政厅还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厅系统和厅管社会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规建设别墅问题教训,深入推进“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从严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党对民政工作全面领导的要求得到有力落实,民政干部政治觉悟、思想作风、纪律意识明显增强,风清气正、心齐劲足、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全面形成。(本版文/图由陕西省民政厅提供)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26)

上一篇  1 2 3 4 5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