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新闻 > 社会聚焦

香港青年卧龙实习记:收获的不只是“大熊猫” [快讯]

作者:小柯 来源:金投网 2018-09-01 13:52:22

打扫完大熊猫生活的圈舍,准备好大熊猫“滚滚”所食的竹子,再望一眼“中华大熊猫苑”,香港大学学生汤映荞依依不舍地开始准备收拾行李。

为期3周的粤港青年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习计划进入尾声,汤映荞与其他31名粤港青年即将离开。过去3周里,他们实践了户外研究员、生态导赏员、博物馆讲解员、大熊猫苑教育大使、宣传内容设计员5个岗位。汤映荞正是当中的大熊猫苑教育大使。

留着齐肩直发、笑容甜美的汤映荞是第一次到四川。此前她对“天府之国”的印象只停留在嗜辣的川人、大熊猫的故乡以及2008年发生的那场特大地震。“香港海洋公园有3只大熊猫,所以我知道大熊猫很爱吃竹子,也知道它们在演变的过程中从吃肉逐渐转变为以素食为主。”

此次实习,汤映荞主要在“中华大熊猫苑”负责带领爱心体验者为大熊猫打扫圈舍、制作窝窝头,定点讲解以及参与工作坊的工作等。谈及实习过程,汤映荞显得很是自豪,这位只有20岁的姑娘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她的所得所获。“我掌握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知识,比如大熊猫野化放归计划。我们还创新制作了竹子画,以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与大熊猫相关的知识。”

汤映荞告诉记者,大熊猫苑会提供不同种类的竹子供大熊猫选择,同学们利用大熊猫吃剩下的竹子,加入自己的创新思维,创作出一幅幅可爱的竹子画。“我们有个工作坊,在那里,来参观的小朋友也可以把竹子拼拼贴贴变成一幅画,还能带走,大家都很喜欢。”

尽管普通话并不流利,但汤映荞还是十分热爱讲解的工作。她根据指导老师传授的知识,提前写好讲解稿,并翻译成中英双语。

除了掌握更多与大熊猫相关的知识外,香港科技大学学生梁咏婷还体会到了人生的成长。“以前在香港做导赏工作,会站在固定的地方,针对固定的物件,但是导赏大熊猫总是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大熊猫如果躲在圈舍里不出来,我又要怎么告诉游客呢?”梁咏婷说,如何更快、更好地与陌生人交流,对自己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再加上需要自己独立生活,我觉得我成长得很快”。

在大学学习生物科学的梁咏婷一直很关注生态保育。此次来川实习,让她对生态保育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原来栖息地保护对于大熊猫这么重要。”梁咏婷说,回到香港后她会把自己所见所闻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同学,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生态保育工作中。 (徐杨祎)

内地实习 认识一个真实的祖国

这个夏天,从黑龙江到广东,从博物馆、研究所、媒体、银行、网信企业到街道办事处,我们的身边来了新人——港澳台实习生。

实习是专业的历练,工作的基石,社会的初体验。以往,港澳台高校生的实习天地局限于家门口。十多年来,内地有越来越多的单位欢迎港澳台高校生实习,以香港学生活动委员会主办的“香港大学生暑期内地实习计划”为例,刚开办时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等五市的企业参与,现在已有北到辽宁南到广西的十多个省、区近200家单位接收实习生。今年港澳台学子的实习内容从故宫修文物到街道办事处的为民服务,涵盖了学子们的所学专业,经济、社会、媒体、艺术,学子们在一个更广阔、更多样性的平台上检验所学,突破以往相对狭窄的格局,对专业的理解和应用有了提升机会,对自身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未来职业设计有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触摸一个真实的内地也是港澳台实习生们的重要收获。虽然同文同种,但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念着不同的教科书,接受不同的资讯,身处不同的闽南话、广东话生活圈,到内地实习会感受到差异,在差异中有更多的思考和感受。因为感受,所以了解;因为了解,所以客观,可以不再人云亦云,透过各种解读看到实质,知道成就的不易,不足的缘由,对内地有客观独立的认识和判断。港澳回归已超过或接近20年,海峡两岸也有了一日生活圈,但港澳台的年轻人对祖国的了解大多仍局限于探亲、旅游的印象和道听途说的信息,再加上教育的缺失和敌对政治势力刻意塑造的话语环境影响,对祖国不了解、有偏见、难客观者不在少数。当下的年轻人看中“小确幸”,不喜“大叙事”,只有亲身体验点滴小事,才能感受一个真实的中国,通过一位同事、一个行业、一个城市,逐渐触摸这块土地的喜怒哀乐,将个人的感情和命运融入其中,才有可能乐观走出港澳、台湾生活圈,跃上更大的平台,成就更大的自我。

了解都是双向的,在港澳台实习生走近内地、认识国情的同时,内地也开始了解这些年轻人,他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不同的认知,但绝不是“天然独”,认识偏差是教育的结果,但会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大多数港澳台年轻人勤奋有礼、诚实正直,实习,给了他们一个认识国家、锤炼自己的机会,也给了内地一个欣赏接纳他们的契机。少年强则中国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港澳台青年不能缺席!

来源:北京晚报

上一篇  1 2 3 4 5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