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法规 > 江西地方法规

《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政府网 2018-08-17 16:11:34

文件名称:《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新闻发布会现场(王杰祥摄)

8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召开《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介绍《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总体情况,省编办三处处长段长发,省财政厅教育处处长夏建建,省人社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李新乐,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程裕秋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主持发布会。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陈惠龙(王杰祥摄)

陈惠龙: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由省政府新闻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共同举办的江西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从今年2月开始,经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经验做法,日前,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方便大家了解和报道我省实施意见的有关情况,今天上午,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先生,省编办三处处长段长发先生、省财政厅教育处处长夏建建先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李新乐先生和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程裕秋先生,来到发布会现场,请他们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

下面,先请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先生介绍《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总体情况。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曹伴好(王杰祥摄)

曹伴好: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同志的委托,首先,我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各位记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从师德建设、培养培训、管理改革、教师待遇、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政策举措。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刘奇同志批示:有新要求、新机遇,请省教育厅结合我省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批示:转省教育厅牵头按文件要求抓好落实,并请省教育厅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牵头草拟我省《实施意见》。

根据省领导批示精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及时召开会议,专题学习研究,部署贯彻落实。面向全省教育系统广泛开展调研,先后召开多次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和协调会,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在认真梳理各方意见建议,并充分借鉴兄弟省份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经反复与省直有关单位沟通,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审议稿)》。7月23日,《实施意见》经省委第68次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8月7日正式印发。

下面,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总体情况。

一、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沿用中央文件框架,共分为六部分27条。

第一部分:牢牢把握总体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未来五年、2035年应达成的目标任务等3方面内容。

第二部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师德师风水平。提出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弘扬高尚师德等3方面政策举措。

第三部分:强化教师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出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发展,分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高素质善保教幼儿园教师队伍、高素质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高素质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等5方面政策举措。

第四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提出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补充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推进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等7方面政策举措。

第五部分:不断提高地位待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提出突出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健全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民办学校教师权益、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大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等6方面政策举措。

第六部分: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提出强化组织保障、强化经费保障、强化督查督导等3方面政策举措。

二、主要政策举措

在对标中央文件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实施意见》提出了10个方面具有江西特色的政策举措:

1.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在第二部分第6条中提出:开展教师宣传省级重大题材作品立项;推进“万师访万家”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制定师德违规行为处理实施办法;建立教师师德师风信用体系,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

2.大力支持师范教育。在第三部分第7条中提出: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适度扩大师范类院校办学规模,在办学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倾斜安排师范类院校招生计划,在高等学校重大改革项目中对师范类院校和师范类专业给予支持;完善省属师范大学本科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服务期调整为6年。

3.着力培养打造高层次人才。在第三部分第11条中提出:引导高等学校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省“双千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为依托,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业务水平高、学术造诣深、能带领本学科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精尖缺”人才;对在我省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给予落户、住房、子女入学、职称评聘等优惠政策;积极实施“井冈学者奖励计划”“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工程;实施创新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对全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施三年一周期的综合培育。

4.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在第四部分第12条中提出:全面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出台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规范;支持各地通过设立聘用人员控制数等途径,缓解编制紧缺矛盾;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县(市、区)在现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建立编制周转池,用于保障临时急需和阶段性用编需求。

5.促进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在第四部分第13条中提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学区(乡镇)内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和县域内名师走教制度,实现优质师资共享高位均衡;实行全省高校师范类音体美专业大学生实习与支教相结合,逐步缓解边远农村小学音体美专职教师紧缺问题。

6.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在第四部分第16条中提出: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在本地本校没有相应空缺岗位的情况下,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申报评聘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层级的起点等级;研究制定农村教师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办法,鼓励农村教师扎根基层。

7.推进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在第四部分第18条中提出:总结完善省属高校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将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等学校,由高等学校在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内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聘;鼓励高等学校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自建、共建等多种方式,建设青年人才公寓,帮助青年教师解决住房等困难。

8.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在第五部分第21条中提出:认真落实好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及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提高补助标准,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对到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其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由财政按政策实行代偿。

9.大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在第五部分第24条中提出: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健全长期从教教师荣誉制度;积极组织开展“生态?红色研学游”活动,逐步给予优秀教师在省内主要景区免门票或优惠的措施;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建立专项基金,对优秀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对特困教师进行关爱救助。

10.强化各类保障。在第六部分提出: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教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设区市、县(区)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二要强化经费保障,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三要强化督查督导,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

三、下一步工作

《实施意见》是省委、省政府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设计,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具有里程碑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指导和督查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一是大力开展宣传,解读好各项惠师政策措施,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争取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让广大教师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三是指导各地各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陈惠龙:

谢谢曹总督学!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示意,并介绍一下所在新闻机构。谢谢!

人民网记者(王杰祥摄)

人民网记者:

曹总督学,您好!我们注意到《实施意见》涉及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请问,出台《实施意见》的总体考虑是什么呢?谢谢!

曹伴好:

研究制定《实施意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紧扣中央精神。

中央文件中提到的内容和政策尽量写进《实施意见》,并结合我省实际,将有关政策细化、量化。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

切实抓准广大教师和人民群众最期盼、最急迫、最担忧的心声,有力抓住教师队伍建设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围绕解决实际问题,推出硬招实招。

三是突出改革创新。

在对接已有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基础上,既坚持江西教育自信,扎根江西红土地,吸取基层改革经验;又主动眼光向外,借鉴他山之石,努力提出新招。

四是抓住重点难点。

突出从教师编制、待遇、职称、管理等方面着手,努力出台惠师政策。

五是着眼未来发展。

既力求解决当下突出问题,又着眼未来五年乃至到2035年,提出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政策举措。

江西电台记者(王杰祥摄)

江西电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实施意见》要求,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盘活事业编制存量,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请问,对这一点,我们省编办有什么考虑?谢谢!

省编办三处处长段长发(王杰祥摄)

段长发:

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关心。《实施意见》的出台对推进我省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大而积极的指导意义。编制作为重要的资源,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我想,要保障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机构编制工作要从6个方面发力:

一是落实编制标准。

经过努力,我省已经有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高等院校机构编制标准、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规范等,基本形成了教育系统全领域、广覆盖、多口径、相对完善的机构编制标准体系。接下来的重点是督促执行,兑现标准,政策落地。

二是对高校简政放权。

在已出台高等院校机构编制管理具体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创新高校机构编制管理,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设置教学、科研机构,在核定的限额内自主设置党政管理机构。支持高校举办创新型科研机构,搭建好人才引进的平台,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可直接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三是扩大高校编制备案制管理范围。

对先行开展试点的南昌大学等4所高校试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细化人员进出、岗位设置、社保衔接的具体政策,研究选择第二批高校开展试点工作。

四是强化高校思政队伍建设。

去年,我们制定了具体办法,明确高校思政人员配备比例和招聘核编的特殊政策。下一步,继续配合相关部门督促高校落实到位。

五是保障高层次人才引进。

我们已多年执行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政策,今年省编办又推出“编制周转池”制度,前期注入500名编制。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不受编制限制,满编单位可使用周转池编制。我们正在对这一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评估,必要时拟再注入编制。

六是探索编制保障的多元化。

对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利用国有资产依法依规举办,按照非营利性规则运行的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全面实行依法设立登记,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配合财政部门部署推动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明确可以由社会力量提供服务的事项,不增加机构编制,优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形成公益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省编办将与在座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加快建立健全编制调整快速反应机制,研究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的办法,全力保障和服务好教师队伍建设。

中国教育报记者(王杰祥摄)

中国教育报记者:

据我们了解,我省农村小学音体美专职教师是比较缺乏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要“推行全省高等学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下这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谢谢!

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程裕秋(王杰祥摄)

程裕秋:

诚如刚刚这位记者所说,我省农村小学专职音体美教师缺口较大。针对这一实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积极作为,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于2017年秋季开学前,启动了高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赴边远农村小学支教志愿服务试点,面向江西师范大学等9所师范院校招募音体美专业优秀大学生180名,分赴全省30个国家级贫困县、连片特困县的60所边远农村小学开展支教志愿服务。每所农村小学安排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各1名,支教志愿服务为期一学期。

截至2018年6月底,高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赴边远农村小学支教志愿服务已试点了两期,共选派支教大学生360名,为农村小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给农村孩子送去了福音,有效缓解了农村小学音体美专职教师不足的局面,支教大学生也在支教志愿服务中得到了锻炼提升。为扩大受益面,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音体美教育,2018年6月,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研制了《江西省高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同意,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方案》提出从2018年秋季开始,将音体美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与支教相结合,全面实行高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实习支教。

目前,省教育厅已按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要求,启动了2018年秋季高校音体美专业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从参与秋季实习支教的高校和实习支教县(市、区)遴选出实习支教大学生1370名、受援学校449所,实习支教大学生将于9月开学前到岗任教。这一政策将极大缓解我省农村小学音体美专职教师严重短缺的局面。

凤凰网记者(王杰祥摄)

凤凰网记者:

文件提到在高校“建立能上能下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请问人社部门有什么具体的考虑?

省人社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李新乐(王杰祥摄)

李新乐:

为了更好的贯彻《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发(2018)1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高校岗位设置管理政策,充分调动高校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我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在全省高校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

主要目标是:以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遵循高等教育办学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打破岗位聘用“终身制”,按照“科学设岗,聘期管理,分类考核,动态调整”的思路,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高校全面建立“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

岗位能上能下:高校应定期组织开展聘期考核工作,对聘期考核优秀、合格的工作人员做出晋级、续聘的决定;对聘期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做出低聘或转岗的决定。

人员能进能出:高校对工作表现不好、业绩比较差的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做出不予续聘或解除聘用合同的决定。

待遇能高能低:高校应做到“按岗聘用、以岗定酬”,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兑现相应的工资待遇。

为保证主要目标的实现,我们将从科学设置各类岗位、健全分类考核办法、加强聘用合同管理、规范聘用程序、积极稳妥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为各高校结合实际推进岗位动态管理工作提供遵循。

江西卫视记者(王杰祥摄)

江西卫视记者:

曹总督学,您好!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暑期,我们发现省教育厅对违规补课问题抓得比较紧,请问,《实施意见》出台后,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还会有哪些政策举措呢?谢谢!

曹伴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精神,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今年5月28日至31日,省教育厅组成13个督查组,对全省11个设区市的29个县(市、区)共计150余所中小学校、10所高等学校和5所省属中等专业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督查组通过公开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举报二维码等3种举报方式征集问题线索,直查督办及问题交办343个,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单位16个,现场查处46起。师德师风实地督查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有效遏制了师德违规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按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要求,从六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把师德师风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二是讲好江西师德故事。加大师德模范的宣传力度,大力挖掘“师德标兵”“模范教师”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三是推进“万师访万家”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引领家访走向常态,不断提升教育形象。

四是制定师德违规行为处理实施办法,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持续做好教师违规补课、违规推销教辅等“三违”行为的整治,保持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五是建立江西省教师师德师风信用体系。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六是开展法治教育,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依法治教、依法执教意识,树立教师廉洁从教、潜心育人的自觉意识。

中国教师报记者(王杰祥摄)

中国教师报记者:

实施意见》提出,要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的领域,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请问近年来,财政部门在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等方面作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考虑?谢谢!

省财政厅教育处处长夏建建(王杰祥摄)

夏建建:

感谢记者的提问。

在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方面:

1.健全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为确保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的顺利实施,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16.2亿元对市县给予奖补。

2.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一是为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发放特殊津贴。从2008年起,我省率先在全国出台政策,为8.8万名农村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发放特殊津贴,并逐步将平均标准从最初的每月95元提高到400元(最高500元);二是从2014年起,为全省1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的5.2万名农村教师发放每人每月200元生活补助;三是从2015年起,乡镇教师同步享受乡镇干部工作补贴政策。向乡村教师发放工作补贴人均每月400元(最高500元)。通过以上三项政策叠加,江西符合条件的最边远乡村教师每月可多享受1200元津补。

3.保障民办学校教师权益。完善民办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配合有关部门督促民办学校按时足额支付教师工资,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为教师足额缴纳社会保障费和住房公积金。鼓励民办学校为教师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改善教职工退休后的待遇。对按规定为教师购买“五险一金”的民办高校,省财政在分配下达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资金时给予奖补。

4.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收入分配自主权。高校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自主确定单位内部各岗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和标准。对高校绩效工资予以倾斜,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资待遇等,不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

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建设方面:

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我省从2010年起,逐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和省级培训计划和高校教师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地方合作项目。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资金1.5亿元左右,采取集中培训、顶岗置换研修、校企联合培养、网络培训、海外培训研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同时鼓励各地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幼儿园、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经费按照不低于年度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予以安排。鼓励高校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并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文交流机制,将境外培训研修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等。

2.实行本科师范生公费教育。我省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江西师范大学实行本科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工作。省财政对本科免费师范生的学费、住宿费在毕业到岗后一次性据实结算补助。2017年,已有首批本科307名公费师范生毕业到岗。2018年预计还将有342名公费师范生毕业到岗。

3.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我省自2009年起实施“特岗教师计划”,每年约选派6000名以本科学历为主的特岗教师充实到贫困县农村学校。特岗教师与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工资待遇。

4.鼓励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应届毕业生到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对到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应届毕业生,其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由财政按政策实行贷款。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好相关政策,完善支出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

谢谢!

江西日报记者(王杰祥摄)

江西日报记者:

边远农村地区招老师难,留老师难,已经成为突出现象,比如今年的特岗教师招聘,8月15日省里还组织了一次补报,存在1500多人的缺额。请问,这个难题到底该如何解决?

程裕秋:

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招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在我省确实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教师待遇问题。长期以来,边远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工作环境差,待遇偏低,导致优秀教师招不进、留不住。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我省采取了多项有力政策举措:

一是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每年安排5000名专项计划,定向招收优秀初中毕业生进入师范院校学习,入学前签订就业协议,五年一贯制全科培养,毕业后回生源地农村学校就业,确保有编有岗。

二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每年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6000余名到我省贫困县边远农村学校任教,中央财政对县级财政予以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

三是实施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补贴制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根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不同,按300元和500元两档标准对艰苦边远农村学校教师进行补助。从2015年开始,我省开始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出台了《江西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可以叠加享受三项津补贴。据此匡算,在我省最艰苦边远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可比同等条件下的教师每月多1200元。

以上三项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边远地区农村学校教师招不进、留不住的难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关于“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的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及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使乡村教师招得进,留得住,教得好。

陈惠龙: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曹总督学,谢谢出席发布会的各位领导,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省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进展情况。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专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至此结束。谢谢大家!

-->

上一篇  1 2 3 4 5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