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法规 > 福建地方法规

南平市政府关于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政府网 2017-09-22 10:30:36

文件名称:南平市政府关于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件编号:南政综〔2017〕431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补齐养老事业发展短板,促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南平市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全市养老事业发展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机制不断优化,服务设施满足需求,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0%以上,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全市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养老服务设施覆盖60%以上的建制村。

二、重点任务

从我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认真按照“保基本、托底线、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加快提升和建设一批养老服务项目(详见附件),着力加快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医养结合、精神关爱、智慧养老、产业培育、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使全市老年人社会保障更加健全、老年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老年社会环境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一)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短板

至2020年,全市新建600个以上农村幸福院,总投资1.3亿元,其中2017年建设41个,投资820万元;2018年建设203个,投资4060万元;2019年建设202个,投资4040万元;2020年建设207个,投资4140万元,幸福院覆盖60%以上建制村。

1.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按照新建住宅区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已建成住宅区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并执行《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有关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本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统筹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同部署同考核,加快农村幸福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2018年起,力争每年新建农村幸福院项目200个,县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采取引进团队捆绑运营建设或国有企业统一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保项目建成。同时,加强对2016年以前建设的日间照料中心项目的完善和管理,年内全部投入使用。到2020年,全市专业化、市场化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60%。统筹规划建设适宜老年人居住、出行的保障设施,加快推进无障碍改造,新建公共设施和养老场所无障碍率达到100%,支持和鼓励已建成的多层住宅、公共场所加装电梯,以方便老年人生活。

2.进一步培育壮大专业化老年服务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股权合作、提供场所、补贴租金、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在全市范围内规模化承接、连锁化运营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培育和打造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各级政府对专业化服务组织运营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无偿提供运营场所;对运营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3年内无偿提供场所。有条件的地方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租赁场所或自建、购买场所开办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予以场所租金补贴或建设补助。

3.进一步整合完善老年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区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统筹各类资源,实现老年服务效益最大化。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机构,通过整合社区内为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化娱乐、老年教育、精神慰藉、体育健身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项目。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财政局、住建局、规划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文广新局)

(二)补齐机构养老服务短板

建设社会福利中心8个,总投资21.46亿元,其中2017年完成投资7400万元,2018年完成投资1.18亿元,2019年完成投资1.25亿元,2020年完成投资9100万元。改造提升106所乡镇敬老院,重建1所乡镇敬老院,其中2017年改造提升35所,投资1400万元,2018年改造提升71所,重建1所,投资3180万元。

1.加快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机构。加强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实施一县一社会福利中心工程,重点保障特困人员中的老年人、经济困难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和做出特殊贡献老年人等的养老需求,发挥政府托底作用。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经济型养老机构。打造综合性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型护养中心、健康养老、生态养老、旅居养老等高端养老模式,满足有经济能力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2.积极盘活用好乡镇敬老院。实施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将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探索由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连锁化运营。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可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接纳周边村镇散居老人,提高运营效益。鼓励乡镇卫生院发挥优势,整合利用乡镇敬老院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加大对现有敬老院整改达标的推进力度,对在2018年底前整改达标并获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入住率达到50%以上的乡镇敬老院,在省级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给予每所一次性10万元补助。

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申办养老机构的准入条件,完善和落实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和补助政策,市县两级要确保民办养老机构各项配套补助资金和优惠政策及时足额落实。鼓励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兴办养老机构,鼓励整合改造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存量商品房等用于养老服务,到2020年民营养老床位占比要超过50%。

4.加强养老服务监督管理。坚持“放管服”相结合,许可、改造与搬迁相结合,按照“属地管理、业主负责、分类处置、限期完成”的要求,对辖区内已建养老机构进行全面核查,限时完成已建养老机构的安全达标和设立许可,做到许可一批、整改一批、搬迁一批。依法加强对从事养老服务的机构和社会化组织的全过程监管,推动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大力推行养老机构服务合同制度,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简化养老服务机构审批事项。全面清理、取消申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简化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和许可手续。相关部门应主动公开和简化审批程序和缩短审批时限。全面推行网上并联审批,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公安局、卫计委、质监局、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行政服务中心、消防支队)

(三)补齐兜底保障短板

1.进一步强化社会救助兜底。确保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按规定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保障范围,应保尽保。加强农村低保标准与省定扶贫线的对接,城市低保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2%确定。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逐步将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纳入救助范围。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对老年人的“救急难”工作。

2.进一步保障基本养老服务。立足老年人服务需求,特别要关注高龄、失能、贫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难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力争使紧急救援(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体老年人。

3.进一步落实老年补贴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50元,对其中的低保老年人,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增发高龄津贴。逐步提高对困难家庭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补贴。加快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从2017年起,对低保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完全失能老年人,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标准,以老年人服务券(卡)的方式发放护理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给予适当补贴。2017年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险服务,保费标准为每人每年50元,所需费用由当地财政承担。今后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降低投保年龄,扩大惠及面。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卫计委、财政局(医保局))

(四)补齐医养结合短板

投资建设一批医养结合重大项目,总投资29.4亿元,其中2017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2018年完成投资9700万元,2019年完成投资1.36亿元,2020年完成投资1.47亿元。

1.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共建。在实施好邵武、武夷山、建瓯、光泽等地医养结合项目基础上,在市本级、延平、建瓯、光泽、政和等地新建和扩建5个医养结合项目,采取政府投入、民营公助、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加快建成投入使用。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审批,实行备案制。鼓励医疗机构积极主动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立健全签约合作机制,搭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为高龄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支持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200张以上规模的养老机构要内设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对无力设置或暂不具备条件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要通过由周边医疗机构设立诊疗延伸点等方式提供医疗服务。将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到2020年,所有养老机构均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8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面向老年人的康复治疗室,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基本康复医疗服务和残疾预防、康复相关健康教育。

2.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将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优先签约并提供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积极利用“互联网+医疗”技术,提供个性化、全过程、连续性诊疗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支持社区医疗护理和专业化服务组织整合资源。到2020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5%。

3.进一步构建城乡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立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保障失能、半失能、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安宁疗护等长期照顾服务。重点支持鼓励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至2020年每个县(市、区)有1所以上护理型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探索建立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积极发展老年人长期照护商业保险。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卫计委、财政局(医保局)、民政局、人社局)

(五)补齐老年精神关爱短板

1.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制定和落实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老年大学教育、社区老年教育和远程老年教育,支持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老年开放大学,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到2020年,实现全市90%的乡镇(街道)、60%的村(居)建立老年学校(学习中心),100%乡镇、村建立远程老年教育学习网点,基本形成覆盖广泛、多元参与、灵活便捷、特色鲜明的现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

2.加快繁荣老年文化。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内开辟适合老年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文化产品。广泛开展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培育老年文化活动品牌。鼓励创作发行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图书、报刊以及影视剧、戏剧、广播剧等文艺作品,拓宽微信、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平台,鼓励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展览展示展演活动,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加快发展老年健身。加强老年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按相关标准配建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积极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鼓励对现有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或适老改造。到2020年,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覆盖所有城区、90%乡镇(街道)、70%建制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老年体育人口占比不低于65%。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委老干局,市民政局、体育局、教育局、文广新局)

(六)补齐智慧养老短板

1.加快建设养老信息平台。开展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民生110等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对接。推广使用12349养老服务专用号,有效精准承接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2.积极开展智慧养老试点示范。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全市开展覆盖城乡的智慧养老应用试点,到2020年培育1—2家智慧养老示范企业、建设10个智慧养老示范社区、创建1个具有区域特色、产业联动的智慧养老示范基地。

3.科学推广应用养老智能产品。支持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产业,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与效率。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办(数字办)、经信委、工商局、民政局、科技局)

(七)补齐养老产业发展短板

启动特色养老建设项目,总投资25.43亿元,其中2017年完成投资2.1亿元,2018年完成投资4.6亿元,2019年完成投资4.0亿元,2020年完成投资3.47亿元。

1.积极推动老年用品产业发展。鼓励市场主体开发和生产老年保健、康复护理、助行视听、老年家居等四大类老年刚性需求用品。支持建设集展示、体验、销售于一体的老年用品体验馆。

2.加快培育养老关联产业。充分发挥我市生态、气候、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引导养老产业与医疗、保险、教育、健康、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武夷山世界双遗产、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太极文化等文化底蕴,结合各地特有的红色旅游文化等优质资源,开发建设一批生态养生养老项目,争取年内启动邵武太极养老、建阳旅居养老、松溪生态养老等一批特色养老项目,打造“候鸟式”养老、旅居养老、养生养老目的地。

3.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养老企业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运行模式成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服务性龙头企业。坚持全市一盘棋,将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及乡镇敬老院捆绑打包推向社会,由市级统一引进龙头企业、社会资本或专业组织规模化承接、连锁化运营。采取公建民营方式运营的社会福利中心,所在地政府可向运营单位无偿提供场所3—5年;公建民营的敬老院由当地政府向运营单位无偿提供敬老院的服务场所及附属设施。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发改委、旅发委、卫计委、科技局、工商局、商务局、经信委)

(八)补齐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短板

1.进一步加强专业教育。鼓励武夷学院、闽北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和闽北卫校等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社会工作、老年服务、心理学、老年医学、康复技术等社会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在招生计划上予以倾斜,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教学资源及服务。

2.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提高社会和养老服务机构持有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比例。实施“养老从业人员万人培训计划”,建立市、县、机构分级培训体系,加强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养老从业人员培训范围和频次,市本级每年安排10万元用于培训100名以上养老从业人员。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经营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人员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3.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等四级分类管理,完善养老护理员晋级渠道,逐步建立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相挂钩的薪酬制度,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薪酬水平。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对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当地养老机构服务工作满5年的,由当地财政按本科3万元/人、大专2万元/人、中专1万元/人给予一次性奖补。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教育局)

三、组织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养老事业补短板工作,将其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来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年度目标计划,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程有序推进。市、县两级政府要成立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牵头抓好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二)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统筹考虑全市人口结构及变化趋势、医疗资源分布状况、增量建设和存量改造等因素,加快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并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武夷新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要结合行政中心功能,与新区建设同步推进,积极规划建设集养老、文化、体育、教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社会福利中心。全市新建养老机构原则上要选址在交通便利、临近医疗机构、相对靠近居住区且周边环境较好的区域。

(三)进一步保障养老用地。对经济型养老机构用地用途确定为医卫慈善用地。经民政部门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属于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可以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营利性养老机构用地应当采取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供应。土地出让(租赁)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养老机构用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供地。经济型养老项目用地出让底价可参照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确定。养老机构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应整体自持,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分割出租、转让、抵押。

(四)进一步落实税费优惠。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并免收相应配套费;免收餐饮许可、卫生许可和卫生监测费;优惠或减免初次安装固定电话收取的一次性费用;优惠或减免收取通信费(国内固定电话)。

(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建立完善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将发展养老事业所需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市级和各县(市、区)福利彩票公益金留成部分的80%以上用于支持养老事业发展。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享受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探索采取贷款贴息、直接融资补贴、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鼓励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向养老事业。鼓励倡导慈善组织等社会各界捐赠,助推养老事业发展。

(六)进一步确保机构运转。全市公建公营养老机构要按规定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落实人员编制。乡镇敬老院按照不低于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每人年供养标准10%的比例由当地县、乡两级财政落实管理经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由所在地财政分别按照每个每年不少于20000元、500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经费补助,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七)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体作用,广泛开展《福建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及养老事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提高老年人维权意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提高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养老氛围。

(八)进一步加强考核评价。加强督查考核,将加快补齐短板,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工作实绩纳入绩效考评内容,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对补齐养老事业短板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要加强对政府投入及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采取省市经费补助与地方配套挂钩的办法,对工作成效明显的给予激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进行约谈、问责。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办(效能办)、市政府督查室、市直有关部门)

附件:1、南平市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南平市2017年养老事业补短板计划表

3、南平市2017—2020养老事业补短板项目表

南平市人民政府

2017年8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南平市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许维泽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武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黄书荣市政府副市长

陈少敏市政协副主席

成员:张长发市政府副秘书长

吴发胜市民政局局长

朱春水市委老干局局长

魏成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

范跃宇市数字办主任

朱金生市发改委主任

詹树强市经信委主任

叶芳市卫计委主任

徐勇市旅发委主任

梁方市教育局局长

黄艳珠市科技局局长

程建明市公安局副局长

宋素英市老龄办主任

陈超市财政局局长

陈衍禄市人社局局长

陈钟珏市国土局局长

杨新仪市住建局局长

袁仁旺市交通局局长

温文辉市商务局局长

谢秀瑞市文广新局局长

肖志光市国资委主任

吴良应市工商局局长

朱其勇市质监局局长

杨志平市体育局局长

黎彪市安监局局长

陈武市食药监局局长

林树鑫市统计局局长

黄青峰市规划局局长

王良辉市国税局局长

黄玉忠市地税局局长

李伟市人行行长

郭春松市银监分局局长

赵明正延平区区长

魏敦盛建阳区区长

丁贵生邵武市市长

林旭阳武夷山市市长

周安有建瓯市市长

余向红顺昌县县长

沈晓文浦城县县长

赵大建光泽县县长

苏建旗松溪县县长

张行书政和县县长

邱建彬武夷新区管委会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全市养老补短板工程的实施,按月收集、通报养老项目推进情况,确保本实施意见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办公室主任由吴发胜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宋素英、李香甫同志担任。

上一篇  1 2 3 4 5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