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法规 > 重庆地方法规

[重庆]城口县关于印发城口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2017-04-28 15:01:03

文件名称:[重庆]城口县关于印发城口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件编号:渝文备〔2017〕275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渝文备〔2017〕275号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城口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通 知

城府办发〔2016〕20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城口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已经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1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26日

城口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背景条件......................................................................3

一、“十二五”期间文化发展成就回顾.....................................................3

(一)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著.............................................................4

(二)文化艺术创作迸发活力.............................................................4

(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4

(四)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5

(五)文化产业建设开始起步.............................................................6

(六)文化体制改革有所突破.............................................................6

二、“十三五”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7

(一)三大机遇.........................................................................7

(二)三大挑战.........................................................................8

第二章 总体思路......................................................................9

一、指导思想..........................................................................9

二、基本原则..........................................................................10

三、发展目标..........................................................................10

第三章 主要任务......................................................................16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6

(一)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6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18

二、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20

(一)加强地面文物与馆藏文物保护......................................................20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1

(三)实施渝东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工程..................................................21

三、构建文化产业开发体系..............................................................22

(一)提升传统文化产业................................................................23

(二)发展文旅融合产业................................................................24

(三)打造大巴山生态文化产业园区......................................................26

四、构建文化品牌培育体系..............................................................28

(一)大型文化节会....................................................................28

(二)本土文艺创作....................................................................28

(三)特色群文活动....................................................................29

第四章 保障措施......................................................................30

一、组织领导保障......................................................................30

二、政策法规保障......................................................................31

三、经费投入保障......................................................................31

四、人才队伍保障......................................................................31

五、考核评估保障......................................................................32

附录:................................................................................34

城口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口县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城口文化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县域文化软实力,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城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中所指“文化”,主要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开发、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内容和工作。

本规划实施期为2016-2020年,展望期为2021-2025年。

第一章 背景条件

全面总结过去五年文化建设的成就、经验,冷静分析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现实基础,是城口县“十三五”文化发展的逻辑起点。

一、“十二五”期间文化发展成就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口县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战略目标,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均取得显著的成绩。

(一)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显著。

完成县文化馆、图书馆和2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修建,“文图”两馆被评估定级为国家二级馆;完成村级文化室标准化建设,“农家书屋”实现全面覆盖;完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1个和140个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初步形成以县广电台、县文化馆、县图书馆、纪念馆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枢纽、以村级文化室为基础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县电影院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年农村电影惠民放映2400余场。全县广播覆盖率达92%,电视覆盖率达93%,有线电视入网用户达2.2万户,发放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40000余套,为贫困户赠送扶贫电视机4500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实现全覆盖。

(二)文化艺术创作迸发活力

全县原创文艺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县级文艺家协会会员发展到340人。立足本土特色,组织创作了反映城口的电视剧本《城口风云》以及《城口神韵》、《巴山壮歌》、《血沃巴山》等文学作品;创办了大型文艺刊物《城口文艺》;成功上演新创作的红色经典剧目《红色之恋》;以城口民歌为主的舞台艺术作品创作成果丰硕,《巴山恋歌》、《水做的乡愁》等作品在全市首届美丽乡村原创歌曲大赛中获表演金奖、十佳原创作品奖、组织奖。

(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全县群众文化活动随着公共服务体系的日趋健全而空前活跃。成功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7.17”赈灾文艺演出、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专场文艺演出等一系列大型演出活动;彩叶文化旅游节、消夏节两大品牌活动相继举办;积极参加原创歌曲大赛、小品大赛、摄影大赛、“园林博览会群众文化活动城口周”、三峡旅游节闭幕式文艺演出等大型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红色之路、电影放映进村入户、全民阅读、“巴山大舞台”送演出下乡、渝州大舞台等一系列文化互动活动蓬勃开展,极大地活跃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

文物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完成80%馆藏文物信息采集工作;收集到老物件、老照片信息近1000条,积极筹备秦巴民俗风情展览;完成了峡口古栈道、庙坝红三十三军军、师、团指挥部旧址等7处县级文保单位申报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收集、整理、汇总、汇报工作,其中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申报为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完成了苏维埃政权纪念碑、明通徐植林大院、鸡鸣寺、双河城万红军指挥所、沿河三十三军297医务所等7处古建筑、革命旧址的红线图、地理坐标图、建筑总面积图的测绘和绘制;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深入。到目前为止,列入县级非遗项目达到30项,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5项(城口山神漆艺、老腊肉制作工艺、土法造纸、钱棍舞、三人锣鼓)。2012年12月,城口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中国钱棍舞之乡”,并完成了钱棍舞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的专题片拍摄及制作、申报书撰稿等相关工作。2015年,城口钱棍舞荣获国家文化部评选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五)文化产业建设开始起步

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文化竞争力的着力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开始起步。全县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00余人,文化产值达到6000万元,文化及相关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增加。山神漆器?花瓶系列被评为“重庆市特色文化新产品”。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形成了涵盖广播电视、文化艺术、出版发行、印刷传媒、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歌舞娱乐、网络文化服务、广告设计制作、工艺美术品制作等多个门类的特色文化产业,现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0家,歌舞娱乐场所22家,打印复印店51家,出版物经营单位18家,印刷机构3家。其中,成功申报微企的文化企业20余家。

(六)文化体制改革有所突破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落实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壮大文化产业要求,把日常管理与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初步建立了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市场服务体制和管理机制。积极推动台网分离和广电网络整合工作,完成了广电体制改革,实现了台网分离,成立了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城口分公司。整合文化行政管理资源,成立城口县文化委员会。

二、“十三五”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也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城口县文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

(一)三大机遇。

一是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推动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举措。重庆市委和城口县委分别出台了推动地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和措施。中共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审议通过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将文化事业发展纳入文化民生和缩小区域、城乡、贫富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之一;县委专题研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渝川陕毗邻地区文化高地,为城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城口县文化委的成立,为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文化发展的全新动力更加强劲。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市上出台《关于振兴川陕革命老区城口的意见》,城口文化的区域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扩大,必将为城口的文化发展带来更加强劲的动力。市级文化部门提出培育长江三峡文化生态保护区,城口地处三峡库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在保护三峡文物、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可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经济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和潜力成为首选。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启动建设,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加快实施,同时,在“互联网+”时代,随着高新技术应用的普及,也为城口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

三是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加迫切。城口历来崇文重教,近年来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可以预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文化消费需求将大幅度提高,广泛分享文化成果,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大力推动文化创造,成为群众的新期待和社会的新时尚。特别是城镇化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城镇规模扩大和人口聚集,形成新的文化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为文化事业大发展、文化产业大繁荣开拓了巨大空间。

(二)三大挑战。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离标准化、均等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缺剧院、博物馆,老百姓享受文化的层次较低,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尽合理;现有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县文化馆和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不能就近为老百姓提供各种文化服务;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设备还不完善,更新补充缺乏保障。

二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相对滞后。地面文物和馆藏文物保护力度不够。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处于濒危状态,有效传承面临挑战。各类文化遗产资源较为分散,缺乏有机统一的保护体系和开发利用平台。

三是文化产业开发和文化品牌打造相对滞后。全县文化产业总量偏低,规模偏小,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不高。文化产业布局不够均衡,集约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布局,未能形成上下游紧密联系的产业链。缺少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引领和项目支撑,缺乏既能彰显城口文化特色、又能产生强大市场吸引力的文化品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潜力挖掘不够,文化消费总量不高。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贯彻实施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结合城口县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发展基础,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奋力推动全县文化事业大发展、文化产业大繁荣,全面提升城口县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切实提高文化发展对建设全市向北重要门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贡献率。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坚持文化惠民和文化权益均等化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文化民生工程,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人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二)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两个积极性,确保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协调发展,文化与旅游等相关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三)突出特色。注重挖掘城口文化底蕴,大力传承、弘扬和提升本土优秀文化,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着力打造城口独有的文化品牌。

(四)项目带动。抓好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市文化功能。组织实施一批能落地、可操作、成长性好的文化项目,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骨干文化企业和龙头文化产品。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把握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弘扬“自强、包容、创新、跨越”的城口精神,围绕提高全县文化软实力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这两个重点,立足城口县特有的地缘优势、资源秉赋、人文精神和基础条件,全面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整体保护,全面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奋力抢占区域文化发展制高点,大幅提升城口文化影响力,全力实现“两高地一强县”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把城口县建设成为渝川陕毗邻地区公共文化发展高地、秦巴地区文化生态保护高地、大巴山腹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强县。

1.渝川陕毗邻地区公共文化发展高地。

城口县地处渝川陕交界地带,秉承巴蜀文化基因,兼蓄三秦文化、楚天文化元素,并经由近现代以来民主革命、民族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洗礼,熔铸形成了“自强,包容,创新,跨越”的城口精神,为推动城口文化不断发展繁荣提供了恒久的精神动力。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城口县大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均享有公共文化资源大幅增加,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县文化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三五”期间,只要继续弘扬“自强、包容、创新、跨越”的城口精神,继续坚持文化发展重在建设、重在积累、重在惠民的宗旨,抢抓中央和重庆市关于促进老少边穷地区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认真落实中央、重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城口县打造成为渝川陕毗邻地区公共文化发展高地。

2.秦巴地区文化生态保护高地。

城口县自然幽谧环境清新,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形成山地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共生的整体文化生态。以重庆市规划建设长江三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坚持“生态为本、特色为魂、发展为要、民生为重”理念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非遗保护为中心,整体性保护利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共生空间、共生族群为目标,率先将城口建设成为秦巴地区文化生态保护高地。

3.大巴山腹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强县。

城口县的自然生态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城口县的文化生态也是具有很高含金量的旅游资源。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着力开发旅游文化,倾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心设计和打造富有城口优势和城口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以打造全天候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重点推出观光娱乐、养老养生、休闲度假等三大特色文化旅游业态,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四季宜休闲、常年可隐居、处处有文化、时时能养心”的品牌格局,实现“城口旅游无淡季”的市场效应,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把城口县建设成为大巴山腹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强县。

(二)分类目标。

1.设施覆盖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网络化覆盖和互联互通,基层基础文化阵地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2.公共服务力明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运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3.文艺创作力明显增强。推出一批弘扬城口优秀文化、体现新时期城口精神并在全国和全市获奖的文艺作品。

4.产业支撑力明显增强。强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年均增速12%以上。至2020 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35亿元,占全县GDP的2%。

5.遗产传承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体系。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与有效传承,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物质文化遗产定期维护,力争保存率95%以上。

6.媒体引导力明显增强。完成城口县广播电视台标准化建设,建成县级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平台。

7.发展保障力明显增强。文化工作队伍得到充实;人均公共文化支出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政策支撑有力。

(三)主要指标。

“十三五”时期城口县文化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名 称

指标值

(至2020年)

指标

属性

公共服务

1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

100

约束

2

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平方米)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预期

3

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

1

约束

4

人均看戏(演出)场次(场/年)

2

约束

5

每村看电影场次(场/年)

12

约束

6

人均看展览场次(场/年)

2

预期

7

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

99

约束

8

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

99.2

约束

9

每10万人拥有银幕数(张)

2

预期

10

农村电映放映数字化率(%)

100

预期

遗产保护

11

县级以上文保单位“四有”达标率(%)

100

预期

12

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率(%)

100

约束

13

新增市、县级非遗项目(个)

10

约束

14

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个)

1

预期

15

新增国家级珍贵古籍(种)

1

预期

16

县级以上文保单位重大险情排查率(%)

100

约束

17

文物藏品建账建档率(%)

100

约束

18

文物藏品环境达标率(%)

100

约束

产业开发

19

文化产业年均增速(%)

12

预期

20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1.35

预期

21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

预期

22

引入骨干企业(家)

3

预期

23

市(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个)

1

预期

品牌打造

24

新创舞台艺术及旅游演艺节目(台)

3

约束

25

重大题材美术作品(件)

2

预期

26

重大题材影视作品(个)

1

预期

27

地方特色歌曲创作(首)

5

预期

28

专业文化活动(个/年)

3

预期

29

县级群众文化活动(个/年)

3

预期

30

大型文化节会(场/年)

3

预期

31

获市级“五个一”工程奖(件)

1

预期

文化投入

32

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

1+

约束

33

社会资金利用年增幅(%)

20%

预期

34

文化投入水平

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约束

35

文化建设投入年均增长幅度

高于财政收入增长

约束

第三章 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城口县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城口县文化发展的整体目标,找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和路径,重点策划建设一批基础性、带动性、示范性项目,全面构建适应当下城口县情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产业开发体系和品牌打造体系。

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适应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口县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形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一)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和标准化要求,实施4大工程建设,为构建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1.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工程。从服务项目、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等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扩容达标和能力提升工程,形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文化部制定的标准,鼓励支持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站)改造升级,配备必要的文化体育设备器材,力争全县所有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站)都达到等级站标准。按照30分钟文化服务圈标准,加强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每个行政村建成1个标准文化室(农家书屋),每个社区建1个社区文化室,结合实际配备必要的文体设备,强力推进全县23个乡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文化社区。积极推进文化中心户建设,结合精准扶贫要求,按照“民办公助”的思路,每村建设1-2户文化中心户。结合乡村旅游片区发展和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发展,在每个乡村旅游片区(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建设1-2户文化中心户,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2.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统筹实施文化网络电视、数字图书馆和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纪念馆)建设等项目,对图书馆、文化馆、舞台剧目、美术、非遗、艺术古籍和各类艺术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进村入户”;力争在2018年实现25个乡镇(街道)数字电视全覆盖,广电、电信、互联网三网融合;借助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在全县23个乡镇和2个街道建立数字文化社区,建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基层共建共享。

3.广播电视服务提升工程。依托土城片区整体老街打造,实施广电大楼业务用房改造工程,完成县广电台和“村村通”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力争达到国家二级台标准;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平台,提升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和直播卫星“户户通”质量;创优自办广播电视栏目,开发网络电视、APP等新媒体平台,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扩大信息传播效果;建立广播电视音频、视频资料记录、修复、存储媒体资源库。

4.城口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工程。在人群聚住区规划建设集剧院、影院、博物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于一体,具备演艺、展示、陈列等多功能的城口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配套布局特色文化广场及土特产品、特色美食经营街区,将其综合打造成为县城标志性文化设施。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功能作用,全面推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制定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明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水平,建立一套符合实际、运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是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县图书馆与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阅览室开展连锁服务、通借通还。二是深入推进惠民电影放映,充分发挥乡镇小型数字影院功能作用,实现农村电影放映由室外向室内转变,确保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每学期为中小学生放映2场爱国主义电影。三是加强流动文化服务,配备配齐流动文化活动舞台、流动图书配送车,流动电影放映车,结合农村集市档期,常态化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每年送流动文化服务进村2场,每年为每个场镇送活动4场。四是提升广播电视服务能力,增设应急广播和无线地面数字电视15套节目,加强广播电视节目栏目的监听监看,加快监管平台建设,建立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站准入、退出机制。五是大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全县社区文化节、少儿文化节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县所有乡镇(街道)、村社组织开展普及性、特色性、常态性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需要。

专栏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集群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广播电视服务提升工程;城口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惠民电影放映;流动文化服务设施设备配置;提升广播电视服务能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全面加强城口县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率先启动渝东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工程,构建综合性、整体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加强地面文物与馆藏文物保护。

一是加强重点文物单位保护。建立健全县、镇(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提高“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等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水平,发掘秦巴古道和明通盐井工业遗址文化资源,力争申报增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增加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个。做好地面文物定期维护工作,保存完好率95%以上。

二是提升红色文化保护水平。以县城为核心,整合坪坝、庙坝、双河、沿河等乡镇红色资源,强调资源个性,突出产品特色,构建“一个中心四个片区”保护格局。在主要交通要道增添红色雕塑、标致、文化元素等,突出城口红军城主题形象。实施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含川陕苏区城口纪念馆、苏维埃政权纪念碑)提升工程,完善红军纪念公园,并将其打造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3A级主题文化旅游景区。完成庙坝红三十三军(军、师、团)指挥部旧址、双河城万红军指挥所旧址、沿河红三十三军297团医务所旧址和政治处旧址、295团医务所旧址、徐植林大院等红色文化遗址的修葺和利用。

三是加强馆藏文物保护管理。规划建设城口县历史陈列馆,精心设计布置陈列展览。清理馆藏历史文物、革命文物,修复破损馆藏文物,全面建立规范的馆藏文物档案。强化文物场馆和文物库房的安全防卫设施配置,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力争馆藏文物万无一失。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完成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成果的整理、分类和归档,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继续加强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争取新增国家级项目1-2个、市级项目2-3个、县级项目10个。建设大巴山非遗展示中心,建立1批代表性非遗项目传习所,10所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学校,形成100人规模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梯级队伍。做好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扶持、激励工作,对于贡献突出的传承人给予资助和奖励。突出加强对“搭红祭山祈福”民间习俗及其传统程式的发掘整理,力争纳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实施渝东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工程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对依托优越的大巴山自然空间所形成和遗存的文化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活态性传承。推动有条件的乡镇、村社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加大对高楠方斗坪等原生态村落的保护,申请命名并挂牌保护一批传统村落。建立城口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山神漆器非遗文化生态体验园。大力加强对城口县老百姓敬峰岭、祭崖谷、拜大树的传统习俗的调查研究,深入发掘以山为祖、搭红祭山、敬祖祈福的民间习俗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与“山神忠诚”理念,集中打造独具魅力特色的山神崇拜文化景观集群。深度打造秦巴古道文化、明通盐井工业遗产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大力推广和普及钱棍舞、城口漆艺等非遗艺术项目,发掘和提升具有大巴山特色和城口品位的传统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加大山神漆器、城口老腊肉等非遗制品的市场开发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人民生活,促进旅游发展。按照“非遗+科技”、“非遗+旅游”的发展思路,引进市场机制,加大非遗衍生品研发、推广、营销力度,探索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有效路径。

专栏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集群

文物保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维护;新增市级、国家级文保单位申报;红色革命遗址修缮和布展;城口县历史陈列馆建设;馆藏文物保护管理。

非遗保护与传承:非遗项目传习所;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学校;非遗传承人资助;申报新增市级、国家级非遗项目;编印《城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典》;建设大巴山非遗展示中心。

文化生态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发掘打造山神文化;秦巴古道文化及明通盐井工业遗址保护;农耕文化专题博物馆建设;山神漆器文化生态体验园建设;城口特色非遗衍生品研发;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传统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发掘和提升;编印城口文化生态保护丛书。

三、构建文化产业开发体系

依托城口县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确立文化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思路,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文旅融合产业,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空间,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

(一)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提升演艺娱乐业。结合城口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剧院建设,做好开场和驻场剧目创作工作,打造一批富有城口特色、长年演出的演艺品牌。深化国有文化企业体制改革,扶持优秀的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完善城镇演艺娱乐场所布局,扶持有特色、有品位、雅俗共赏的大众娱乐项目,支持星级“大巴山森林人家”、重点旅游景区开展文娱节目演出,加强歌舞厅、网吧、茶吧、棋牌馆等文化休闲场所管理,营造绿色阳光的文化新时尚。

提升新闻出版业。继续推进“书香城口”打造工程,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建设阅读社会、打造书香城市,促进图书出版发行产业持续繁荣发展;加强新华书店服务网点建设,实施实体书店扶持计划,促进国有书店和民营书店系统双双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支持印刷、打印复印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印刷包装企业。

提升广播影视业。依托城口广播电视台及广电、电信、互联网企业,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结合城口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工程,实现电影院扩容升级,形成3-5个放映厅规模。推进乡镇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大力发展付费电视、视频点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等增值业务,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等新兴业务。

(二)发展文旅融合产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城口地处大巴山腹地,秉承巴渝文化传统,兼得三秦文化、楚天文化熏染,乡土文化原汁原味,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有着重要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价值。根据城口县的文化资源的特性,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具有城口特色和特质的三大文化旅游业态。

一是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依托黄安坝高山牧场、亢谷原乡生态长廊、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宝贵资源,做活、做亮、做优“心灵牧场?养生天堂”绿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加强古树名木和特色物种保护,着力打造森林科普文化旅游产品,规划建设 “大巴山养生谷”、“大巴山隐居峰”、“大巴山放生场”、“大巴山美食村”等绿色生态休闲度假空间,注重传统文化要素和现代旅游时尚的相融相依,着力打造好“山祖崇拜”、“山神依恋”等主题产品,着力开发隐居民居、养生别院、休闲山庄、慢游走廊、露营峰谷等体验型、度假型、融入型旅游精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老家,吸引广大游客前来游山拜祖、休闲度假、隐居养身,使城口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二是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依托城口及整个大巴山区独特的林山、农耕文化和丰富的农林产品,结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传统村落打造,大力发展景观林业、景观农业,重点发展星罗棋布的“大巴山森林人家”景观乡居集群,以山地鸡、老腊肉、中蜂、干果、中药材、蔬菜、冷水鱼、板角山羊和茶叶等资源为依托,研发、提升、集中推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和强劲市场潜力的特色美食菜品,开展农村田园风光体验、休闲农庄体验、乡村民俗和乡土文化体验,以及“巴山原乡康体疗养”等文化旅游产品,为更多城里人和远方游客“品尝农家美食,见习农耕劳作,重温农耕生活,分享大山恩赐、追思先民恩典”提供清新、鲜活的广阔空间,切实拓宽文化惠民、旅游富民的有效渠道。

三是红色记忆文化旅游。充分发掘和弘扬城口县的红色记忆资源,充分利用城口作为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地位和革命遗产,整合全县红色文化资源,在县城精心打造红色文化主题4A级旅游景区,让“红军城”名副其实。同时依托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城万红军指挥所等红军战斗遗址,串珠连线,形成革命遗址群红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聚合本土红色文化研究专家,深挖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打造红军部落,开设红军客栈,推出红军伙食,再现红军战场,穿越红军征程,着力开发多种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吸引国内外广大驴友和山地旅游爱好者,重住红军屋、重穿红军衣、重吃红军饭、重尝红军苦、重走红军路、重读红军书、重唱红军歌,重新唤起对于红军先辈的崇敬之情,推动城口红色文化旅游走上两个效益同步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专项发展规划,大力度协调有关方面,做好跨部门、跨行业协同推进计划,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建设、全方位宣传营销重大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骨干景区,做活做靓精品景点,通过场景再现、活态展示、舞台演绎、游客体验等形式,着力培育经典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城口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市场吸引力和游客眷恋度。

(三)打造大巴山生态文化产业园区。

整合政策、要素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全县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争取国家和重庆市政府支持,规划建设“大巴山生态文化产业园区”。从本县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出发,该园区可分类设立四个基地,形成“一园区四基地”空间布局。

一是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基地,设在城口县城。结合土城老街改造和新区开发,有机布局文化节点和旅客集散中心,建设“秦巴民俗风情街”,集城口古意传统风貌老街区、秦巴风情民俗文化博物馆、巴山味道特色餐饮服务、巴山情韵传统服饰展销、巴山贡品名优土特产品展销于一体,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打造区域性文化旗舰企业。配合旅游接待需要,常态化开展民俗文化节会、民俗文化展演、民俗商品交易和民间艺术展览等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综合展示山歌、孝歌、钱棍舞、狮子舞、彩船舞、民间吹打、民间说唱等民俗文化形态,打造一年四季永不落幕的秦巴民俗文化大舞台,使城口成为天下游客眷恋的文化乐土、惬意小城。

二是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基地,设在城口县城。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神漆器”产业园为龙头,聚集大巴山区域各路传统陶器、漆器、木艺、石艺、竹艺、草艺、叶艺、果艺、布艺制作高手,集中打造一系列以土、木、石、竹、草、叶、果、布等为基料的手工艺术制品、旅游纪念商品,促进优势生态资源与优势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研发、生产、展览、营销平台。

三是原乡农耕文化产业基地,设在东安镇、河鱼乡一带。整合黄安坝高山牧场、亢谷农林水生态景区,河鱼乡平溪村农耕体验园等空间,开发牧场露营读天、林间对话鸟语、田园躬身耕作、山庄吟诗弄文、古寺参禅悟道等观光休闲与怡情养心相结合的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国内外游客眷恋的深度体验式文化休闲、旅游度假、隐居修身天堂。

四是巴山乡愁文化产业基地,设在高楠镇、龙田乡、北屏乡一带。依托国家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沿高楠方斗村、龙田五里村、北屏月峰村一线,提升道路等级,建设大巴山文化生态连廊,打造垛木房、石板房特色民居聚集村落,为游客提供诸如住特色巴山民居、吃巴山传统美食、听巴山民间掌故等具有浓厚乡愁感的文化产品,做香“巴山”味道、做活“乡愁”文章,打造以“巴山乡恋、中国乡愁”为主题的文化生态度假乐土、休闲乐园。

专栏三:文化产业开发项目集群

传统文化产业:城口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城口书城;实体书店扶持计划;印刷包装企业培育;城口县电影院扩容升级;山神漆器园。

文旅融合产业:绿色生态文化旅游景点集群;美丽乡村文化旅游景点集群;红色记忆文化旅游景点集群。

打造“一园区四基地”:大巴山生态文化产业园区--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基地、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基地、原乡农耕文化产业基地、巴山乡愁文化产业基地。

四、构建文化品牌培育体系

打造一批代表城口文化形象、体现一流艺术水准、深受人们群众喜爱的大型文化节会、本土文艺佳作、特色群文活动、文化门景地标,全面提升城口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

(一)大型文化节会。

充分发挥城口地处渝川陕三省(市)交界处的地缘优势和革命老区的资源优势,采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精心打造文化节会品牌,强力助推城口县全域旅游、全天候旅游的发展。

利用城口生态气候优势,做大做强招牌旅游文化活动。重点打造“消夏养生节”“彩叶文化旅游节” 两大招牌旅游文化活动。根据各乡镇特色,有针对性打造区域文化活动,结合文化节会活动,配套开展大巴山民俗风情展演、非遗技艺比赛、土特产品博览、金牌美食展评等系列特色文化活动,突出生活化与参与性,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

(二)本土文艺创作。

创新精品生产与扶持机制,提高精品创作生产水平,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城口区域特色、彰显城口文化魅力的精品力作。

一是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扶持原创文艺作品的政策措施,通过集中创作、委托创作、精品征集等方式,凝聚体制内外力量,拓宽精品创作路径。设立本土文艺创作专项基金,制定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奖励办法,对重点作品进行经费扶持,对获得重大成绩的作品、队伍及个人进行奖励。

二是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实施“城口文艺精品”创作计划,着力抓好本土重要的历史文化题材、红色记忆题材、现实发展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以舞台剧为突破口,争取五年内创作1-2台在全市及毗邻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剧目。大力推动群众性音乐、舞蹈、摄影、美术、书法创作,五年内推出表现城口题材、城口精神、城口元素的优秀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作品20件,优秀文学影视作品3-5部。编辑乡土教材2-3本,丰富中小学生学习内容。办好地方文艺刊物《城口文艺》,使之成为繁荣城口文艺创作的窗口。

(三)特色群文活动

适应广大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需要,积极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巴山风情?百姓舞台”民间舞蹈表演进社区、进校园,“巴山大舞台”城乡文化互动等活动;实施“书香城口”行动计划,开展诵读朗读、读书演讲、经典讲读、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捐书助读、送书下乡等活动,开展城口县“十佳书香家庭”、“校园阅读之星”等评选活动。举办书画影展、民间故事等一批活动活跃群众文体生活,培养群众的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怀。

专栏四:品牌培育体系项目集群

大型文化节会:“消夏养生节”;“彩叶文化旅游节”。

本土文艺创作: 1-2台舞台剧;10件音乐、舞蹈作品;5部文学、影视作品;10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2-3本乡土教材。

特色群文活动:“巴山风情?百姓舞台”民间舞蹈表演活动;“巴山大舞台”城乡文化互动;“书香城口”全民阅读行动。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围绕将城口建成渝川陕边区公共文化发展高地,渝东北文化生态保护高地,大巴山腹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地的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发挥政府文化部门的牵头作用,协调县级有关部门,建立科学高效联动机制,加强对本《规划》实施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督办,确保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政策法规保障

认真贯彻中央及重庆市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财税、金融、用地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发展建设的配套政策。充分结合县情,在金融、税收、土地使用、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文化法制宣传,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严格依法行政,保障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经费投入保障

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发挥财政投入的引领和统筹作用。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从2016年起逐年稳步增加文化事业投入规模,“十三五”期间实现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1%以上。二是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按照文化专项工作需求,重点用于艺术精品创演、文化品牌扶持、特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等文化发展专项工作。三是争取国家和市级部门加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通过市场运作,广辟资金渠道,吸纳社会、集体、个人资金发展文化产业,支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项目的建设、重要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完善和重点文化企业及品牌的发展。

四、人才队伍保障

坚持培养、使用并重,逐步缓解我县文化人才缺乏的矛盾,建成一支业务精、素质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行政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队伍。一是要壮大基层文化队伍,加强基层宣传文化干部配备管理,鼓励机关干部到基层文化部门任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公益性文化岗位服务,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和社会人士参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鼓励在职人员自学成才。建立文化艺术人才培训常态机制,加强对乡镇文化专干、行政村文化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文化中心户、群众文艺积极分子等工作骨干力量的辅导。三是允许和鼓励特殊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参与文化企业的收益分配,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四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评晋升制度,通过量化管理,绩效考核,合理的晋级、升职,调动文艺人才的积极性,留住人才,让其为城口县的文化发展做出可持续的贡献。

五、考核评估保障

建立科学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推动城口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确保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及各项发展指标的如期实现。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作为评价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和提拔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每年对各乡镇、各单位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考核;每年对各乡镇(街道)、各单位的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考核;对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和社会组织给予表彰。

在2018年和2020年,分别对本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

城口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表

板块

项目

名称

项目

性质

建设内容

投资

保障

投资估算(万元)

建设

时限

责任单位

公公共服务

基层公共文化中心标准化工程

续建

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标准体系,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室扩容达标和能力提升;全县乡镇综合文化站60%通过国家一级站验收,打造一批特色示范文化站;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制度保障,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确保实现全县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式提升、常态化运行、均等化覆盖。

上级投入为主

本级投入为辅

3800

2016

-2020

发改委 文化委 财政局

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

续建

统筹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文化网络电视)、数字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数字农家书屋、城乡电子阅报屏建设等项目;在全县23个乡镇和2个街道建立数字文化社区,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基层共建共享。

400

文化委 财政局

文化惠民工程

续建

提升“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改善惠民电影(2131计划)放映服务质量,实现送文化下基层演出制度化、常态化,推行公共文化物联网免费配送产品服务。

1800

文化委 发改委财政局

广播电视服务提升工程

续建

实现应急广播、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和直播卫星户户通;

本级自筹为主

上级补助为辅

700

文化委 财政局

县广电台

城口广电台大楼改造;创优自办广播电视栏目;发展广电新媒体,拓宽广电宣传渠道,扩大广电宣传效果。

1000

城口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工程

新建

包括城口剧院,城口影城,城口展览馆,城口博物院,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室内总建筑面积20000平米,室外广场面积10000平米。

9000

文化委 发改委 建 委 国土房管局 财政局

妇 联

遗遗产保护

文化生态保护工程

新建

实施“十个一”工程:建立1批代表性非遗项目传习所和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学校,形成100人规模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梯级队伍;建立1批非遗产品生产基地,研发1批城口特色非遗衍生制品;命名保护1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维修保护1批不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1条历史文化古道,打造一个山神文化体验场;编印1套城口文化遗产保护丛书。

本级投入为主

上级投入为辅

300

文化委 文 联旅游局 发改委 国土房管局

林业局 建 委 教 委 财政局

红色文化保护提升工程

续建

新建4A级红色文化主题景区,保护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县、区、乡、村苏维埃等红色文化遗址群。

10000

旅游局 发改委 建委 文化委 财政局

产产业开发

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续建

加强新华书店服务网点建设,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打造书香城市;促进印刷包装企业升级发展。

企业投入为主

财政资助为辅

政府

引导

市场

运作

1000

文化委 财政局

发展文旅融合产业

续建

红色文化旅游景点集群;革命遗址群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1500

文化委 旅游局发改委 财政局

打造“一园区四基地”

新建

规划建设大巴山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分设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基地、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基地、原乡农耕文化产业基地、巴山乡愁文化产业基地,形成一园区四基地布局。

36500

(以下四项合计)

2016

-2025

发改委 国土房管局 建 委 商务局 农委 林业局 文化委 旅游局 财政局

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基地

设在城口县城。结合土城老街改造和新区开发,有机布局文化节点和旅客集散中心,建设“秦巴民俗风情街”,集城口古意传统风貌老街区、秦巴风情民俗文化博物馆、巴山味道特色餐饮服务、巴山情韵传统服饰展销、巴山贡品名优土特产品展销于一体,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打造区域性文化旗舰企业。常态化开展民俗文化节会、民俗文化展演、民俗商品交易和民间艺术展览等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打造一年四季永不落幕的秦巴民俗文化大舞台,使城口成为天下游客眷恋的文化乐土、惬意小城。

30000

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基地

设在城口县城。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神漆器”产业园和红军小镇为载体,聚集大巴山区域各类传统陶器、漆器、木艺、石艺、竹艺、草艺、叶艺、果艺、布艺制作高手,集中打造一系列以土、木、石、竹、草、叶、果等为基料的手工艺术制品、旅游纪念商品,促进优势生态资源与优势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研发、生产、展览、营销平台。

2500

原乡农耕文化产业基地

设在东安镇、河鱼乡一带。整合黄安坝高山牧场、亢谷农林水生态景区,河鱼乡平溪村农耕体验园等空间,开发牧场露营读天、林间对话鸟语、田园躬身耕作、山庄吟诗弄文、古寺参禅悟道等观光休闲与怡情养心相结合的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国内外游客眷恋的深度体验式文化休闲、旅游度假、隐居修身天堂。

2000

巴山乡愁文化产业基地

设在高楠镇、龙田乡、北屏乡一带。依托国家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宏大自然空间,沿高楠方斗村、龙田五里村、北屏月峰村一线,提升道路等级,建设大巴山文化生态连廊,打造木垛房、石板房特色民居聚集村落,为各地游客提供住特色巴山民居、吃巴山传统美食、听巴山民间掌故等具有浓厚乡愁感的文化旅游带,做香“巴山”味道、做活“乡愁”文章,打造以“巴山乡恋、中国乡愁”为主题的文化生态度假乐土、休闲乐园。

2000

品品牌打造

大型文化节会

续建

“消夏养生节”,作为盛夏时节的招牌活动,每年7-9月举办;

“彩叶文化旅游节”,作为深秋时节的招牌活动,每年10-11月举办;

政府

引导

市场

运作

1500(400/年)

2016

-2020

旅游局 文化委财政局 农业局

林业局 教 委

本土文艺创作

新建

1-2台舞台剧;10件音乐、舞蹈作品;5部文学、影视作品;10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2-3本乡土教材。

政府

采购

1500

财政局 文化委

旅游局

特色群文活动

续建

“巴山风情?百姓舞台”民间舞蹈表演活动;“巴山大舞台”演出下乡活动;“书香城口”全民阅读行动。

750

财政局 文化委

以上项目投资估算合计:69750万元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

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县委各部委,各人民团体。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2月26日印发

上一篇  1 2 3 4 5  下一篇

I 相关 / Other

I 热点 / Hot